什么是飞机?
读者会说,这个问题太可笑了。我们几乎每天一抬头就会看到飞在天空中的银燕,难道我们还不认识飞机吗?且慢!我承认即使是小孩也认识飞机,但如果请你准确地给飞机下个定义,恐怕就不容易做到了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地认识一下飞机。
飞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其一是它自身的密度比空气大,并且它是由动力驱动前进;其二是飞机有固定的机翼,机翼提供升力使飞机翱翔于天空。不具备以上特征者不能称之为飞机,这两条缺一不可。譬如:一个飞行器它的密度小于空气,那它就是气球或飞艇;如果没有动力装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则被称为滑翔机;飞行器的机翼如果不固定,靠机翼旋转产生升力,就是直升机或旋翼机。因此飞机的精确定义就是:飞机是有动力驱动的有固定机翼的而且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为了使读者头脑中对飞机有更明确的认识,我在这里澄清几个容易混淆的名词。在有些报刊上可见到“固定翼航空器”、“固定翼飞机”等说法,实际上所指的都是飞机。但是这些名词都不是准确的说法。因为“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滑翔机,而“固定翼飞机”则是一个重复的称呼,因为“飞机”就已经包含了固定翼的内容。更常听到很多人说“直升飞机”,这也很不妥当,因为直升机是使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它和飞机属于完全不同的航空器类型。
什么是航空器?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航空器就是飞机,飞机也就是航空器。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简单一点说:航空器包括人造的各种能在空气中飞翔的飞行物体;飞机仅仅是航空器中的一种。目前我们能见到的航空器除了飞机之外还有气球、飞艇、直升机、滑翔机等。其实我们放的风筝、儿童玩的竹蜻蜓都是航空器。
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航空器就是飞机呢?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最早实现人类升空梦想的物体是气球。气球是在气囊中装入比空气轻的氢气或热空气利用浮力升空的。它在空气中飘浮如同船在水上飘浮一样,但气球不能控制自己的运动方向,因此无法做为运输工具。随后人们在气球上加装了动力、螺旋桨和方向舵,气球的飞行方向就可以被控制了,这就发展为飞艇。从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30年代,飞艇曾经是航空运输的主力。1936年德国制造的“兴登堡”号飞艇长245米,重204吨,可载75名乘客,以每小时l30公里的速度做横跨大西洋的飞行。但是由于飞艇的飞行阻力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仅在200公里以内。更不幸的是在1937年大型飞艇接连出现数起起火事故。相比而言,同一时期,飞机的性能迅速提高,于是飞艇就被淘汰出航空运输领域。现在的飞艇只限于在空中巡逻、摄影或广告中使用。
直升机是另一类主要的航空器,它的祖先就是过去孩子们的玩具竹蜻蜒。竹蜻蜓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可它一直也不具备充当玩具以外的任何其他用途。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在竹蜻蜒的启示下在公元1483年就设想过用旋翼制造航空器,他甚至画出了草图,但最终并未实现。由于现代直升机的操作机构非常复杂,所以一直等到飞机问世30多年之后,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才升空。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不需要很大场地,而且还可以在空中悬停。由于直升机的这种性能,现在它广泛地被应用于诸如救险、海上石油开采、农林业及军事等各种方面。直升机与飞机相比,它的结构更复杂,耗油率高,飞行速度也慢,因此只活跃于一些特定的领域内。
从以上几种航空器的比较看来,它们在实际使用中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居上的飞机在各种性能方面远远超过前者,从而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飞机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航空器中的主角。飞机的使用数量占各类航空器总数的97%以上。这个比例仍在不断增高,据报导目前已超过99%,其他的航空器合到一起占的比例数还不足1%。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把航空器等同于飞机的一个原因吧。话说回来,如果你是一位航空爱好者或航空领域的工作者,就应该清楚地了解到这二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