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文版·English

|企业邮箱 |OA办公系统

新闻中心

核心产业

民航运输金  融

航空置业通用航空

航空制造文化旅游

航空物流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如意西路交叉口向北100米航空经济服务中心
邮编:450000
电话:0371-87519086
传真:0371-87519086
网址:http://www.hnhtyxgs.com/


专题学习 当前位置:网站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 >新闻中心 >专题学习

【高层精神】改革向纵深推进,国企活力更足

时间:2022年02月27日   来源: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七成目标任务已完成,今年将全力打好收官战

改革向纵深推进,国企活力更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2020年启动以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圆满完成七成目标任务,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提升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成熟

2021年11月底,由中国华能主导研制的全球单槽产能最大碱性制氢水电解槽成功下线,标志我国已成功掌握高性能大型电解制氢设备关键技术。取得创新成果,中国华能外部董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外部董事在调研中提出优化集团氢能产业布局的建议,此后集团多次专题研究,并成立氢能科技公司,加快推进相关项目。近两年,中国华能通过发挥外部董事“决策专家、经营顾问”的作用,有力推动了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

以董事会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国有企业正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三年行动,各级国有企业已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层面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分别达到99.3%、94.2%。

董事会要广泛覆盖,更要提升功能。不少国有企业展开积极探索——中远海运采取内部转任与外部选聘结合方式,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定期组织董事履职培训和董事会工作培训;国家电投在集团范围内组织多轮公开选聘,遴选组建了一支46人的专职董事队伍,全面实现二级子企业外部董事专职化;深圳投控立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将不超过净资产20%的境内主业投资的决策权限授予董事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得以提升,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也实现更好统一。南方电网针对此前党组前置研究讨论方式较单一、与董事会决策内容交叉等问题,根据不同事项特点,创新探索出“制度审议、综合审议、一事一议”三种前置研究讨论方式。国家电投明确董事会将部分非重大经营事项授权董事长、总经理会议决策。目前,全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和地方一级企业、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和地方重要子企业已制定清单,更好厘清了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的权责边界。

完成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结构布局更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星网、中国电气装备挂牌成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国家管网集团资产重组顺利完成,煤炭、医疗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深入推进,天翼云、海工装备创新平台加快落地……2021年,国企重组整合蹄疾步稳、举措频出。

——推进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以及地方国企之间战略性重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1年5月,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通过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成为资产过万亿元、员工超20万人的“产业巨轮”,增强了中央企业在种源、化工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重组后,中国中化已完成农业种业板块整合。

实现“1+1>2”的重组目标,关键在于整合融合。三年行动中,中国船舶持续推进集团总部机构改革、船海服务业和智库机构专业化重组整合,新组建了重大工程管理中心、未来发展研究中心和装备保障中心等,通过内部整合激发化学反应。山东港口集团对省内港口资源重组整合,将各单位非传统装卸业务归类重组,成立若干板块集团,实行业务专营,缓解了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

——推进专业化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1年12月6日,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家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以原中国铁物与中国诚通的物流板块为基础整合而成,同步引入东航、中远海运、招商局等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物流业务涵盖仓储、运输、包装、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业态,为打造世界一流现代物流企业打下了基础。

2021年12月23日,又一家新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中国稀土由中国铝业、中国五矿、赣州稀土等公司的稀土板块整合而来,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进出口贸易等业务,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致力打造一流稀土企业集团。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通过推动各类企业间与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加快形成一批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

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

创新动能更澎湃

载人航天捷报频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电力专用芯片“伏羲”、极小径微钻、极小径铣刀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从重大工程到关键部件,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背后,都有中央企业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三年行动中,国资国企多管齐下、深化改革,让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我们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项目开展‘揭榜挂帅’,倡导‘谁有本事谁揭榜’,在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技术攻关上应用‘赛马机制’,倡导‘谁有能力谁第一’。”中国建筑有关负责人说,在科研投入和有效激励的促进下,企业收获了空中造楼机、智能造塔机等一批智能化建造技术,大大提升了精益建造水平。

相关探索正广泛推进。2021年,中国海油在所属研究总院启动了一批“揭榜挂帅”制重点科研项目。不受职务、职级、职称等门槛限制,研究人员根据榜单内容形成实施方案后,即可“揭榜”。项目长“挂帅”后,在项目运行期间不受原岗位工资级别限制,执行“项目长岗位奖”,实现“职级分离”。山东重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设定“揭榜挂帅”项目,采用内部公开竞标机制,明确项目奖励金额并设置标准化激励规则。

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资本金注入、工资总额单列……三年行动中,国资国企普遍制定落实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2021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9%。

创新“政策包”落实落地,打造“策源地”和“链长”也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国资委印发推动中央企业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指导意见,确定了首批29家策源地企业和6家链长企业。相关企业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突出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推广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经营机制更灵活

2021年1月,一场签约仪式在东航举办——集团领导分别与研发中心、中国联合航空总经理签署聘任协议书和业绩责任书,拉开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序幕。一年下来,东航集团并表子企业中有97.8%完成签约。

签和不签大不一样。相比以往的绩效考核,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增加了任期合约,考核更刚性,压力也更实——设定了“年度考核达不到百分制的70分”“年度主要指标达不到70%”的“双70”退出条款规定,管理人员在任期内连续考核不达标时必须退出。

目前,经理层成员已签订契约的中央企业子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比分别达到97.3%和94.7%,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今年,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将在国企系统实现全覆盖、高质量,凡是有考核的单位,都将纳入契约化管理范围。

国企改革,意在优化经营机制、激发员工潜能。随着三年行动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走向深入。

干部能上能下。2021年7月,中国海油启动企业2003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三项制度改革,全体中层干部“起立坐下”“非优必转”,干部两个任期综合绩效未达“优秀”的转聘业务岗位,“下”的比例超过11%。2021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占比分别达到42.9%、37.7%,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数占比分别达到4.5%、3%。

员工能进能出。2021年,国家电投推动传统产业富余人员向“三新”业务转型,全年实现转型5400余人,盘活了人力资本。南方电网部分供电局“全员背任务背指标”,大力实施轮岗、降岗、待岗、退出管理机制。

收入能增能减。中国铁建持续推进工程承包板块项目部开展超额利润分享激励,由20%的骨干员工对80%的超额利润进行分配,在项目部层面打破“大锅饭”。云南云天化针对骨干员工实行超额利润分享,针对技术研发人员实行创新成果激励,针对新业务团队实行业绩捆绑激励,让贡献大的职工获得相应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国务院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紧盯重点问题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源自:《人民日报》